『人物』迈入智慧物流新时代,踏上世界一流新征程 —专访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关鹏
当下,中国物流业正处在转型的十字路口,探索行业发展的新方向成为当务之急。作为物流行业的创新先锋,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外运”),积极践行招商局集团领先战略,以“十三五”规划为指引,持续整合集团内外物流资源,探索全新的物流模式,并力争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智慧物流平台企业。
2018年《物流时代周刊》新年首刊专访到了中国外运总经理李关鹏。李关鹏总经理就“智慧物流”、“中国外运整合资源”、“一三五战略转型”以及中国外运未来发展等话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看点
01
一个驱动 三个层次
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 区块链等新技术加快推广应用,智慧物流已成主流。谈及中国外运在这样经济科技迅速腾飞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打造中国外运的“智慧物流王国”李关鹏总经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李关鹏表示:智慧物流常被人称为“智能物流”,并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智慧物流从服务范畴看是一种全新商业模式,从社会分工看是一种全新生态,从价值导向看是一种全新商业文化和社会协作关系。
李关鹏认为智慧物流的本质在于数字化和协同,是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科技驱动下形成的社会化协同和社会化共享,按照“整合、开放、共享、协同”四大原则,实现社会资源最优配置和无缝衔接,从而实现整个物流业提质增效和协同发展。
基于对智慧物流的理解,前不久中国外运提出了关于智慧物流的价值模型:智慧物流的价值创造是与数字化能力和协同化水平成正比的,呈现 出点、线、面的递增趋势。
“点”为第 一个层面,通过信息化、自动化应用,提升物流节点的价值和效率。
“线” 为第二个层面,通过全面线上化、可视化建设,提升供应链、价值链的流程价值。
“面”为第三个层面,通过数字 化、智能化能力建设,推进社会整体 协同,提升社会协同价值和效率。
第一层面和第二层面属于改进型创新,即按照整合商的定位应对和化解经营性的不确定性。第三层面则突破了物流组织和行业的边界,属于颠覆性创新,即按照平台商定位应对和化解结构性的不确定性,更具有时代意义。
中国外运关于智慧物流的实践,可以概括为 “修身、利器、强筋、动骨”。
目前,智慧物流已经成为推进中国物流供给侧改革的核心途径,李关鹏认为智慧二字有着更加深刻的内涵。“智”代表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 这是物流科技范畴,“慧”代表惠及他人、利他利己、协作共赢,这是物流文化范畴。新科技与新文化融合起来代表了中国物流业的未来。
中国外运的智慧物流理念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深淘滩、低作堰”,“深淘滩”就是练好内功、打造核心产品、核心方案 和核心平台,“低作堰”就是练好外功、 价值外溢,按照“共享、共建、共赢” 原则构建供应物流生态圈,并积极参与社会公共平台建设,为客户、为同行、为关联方、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看点
02
全网运营
中国外运作为行业领先的整合物流服务商之一,中国外运旨在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全程供应链解决方案。谈及中国外运在整个资源方面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李关鹏总经理从线上与线下两个方面回答了这个问题
李关鹏表示,对中国外运而言,全程供应链和全程可视化不可分割,中国外运致力于打造线上与线下一体化、天网与地网相结合的全网经营能力。
线下层面,中国外运着力实现国际全程供应链的无缝衔接。
具体来讲,中国外运具备国内段、海外段和中间段的一体化运营能力。
在国内段,一是推进区域一体化,二是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区域一体化是中国外运推进全网运营的重要抓手,具体做法是突破金字塔式的科层制,在全国形成五大区域,并积极探索“小前端、强后台”的扁平化、网络化、平台化的组织模式。
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具体来说是指汽运通道建设和空运通道建设。汽运通道建设是通过搭建汽运精品线路、推行无车承运人平台建设, 在全国形成完善的汽运网络。空运通道建设是中国外运旗下的外运发展 (A股公司)按照“前端放开、后端标准”的原则,强化运力采购和管理,为系统各单位提供空运运力支持。立足跨境电商服务,强化海外关键节点和 “最后一公里”建设问题,中国外运在国内已与14个口岸进行全面合作,打造了14 条端到端的全链条跨境电商通道。
中国外运从成立之初便拥有国际化基因,在发展规划中又明确了国际化的发展方向,这为完善海外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海外段的建设中,中国外运从海外代理和自建网络两个维度入手加强海外网络布局。一方面加强与海外代理的合作,使覆盖70多个国家和地区 的80多家海外代理,能够配合中国外运的战略和节奏进行业务操作;另一方 面,按照“战略区域全面投入、核心区域重点投入、风险区域有限投入”的原则进行自有网点建设,已形成新的海外格局。
截至目前,中国外运拥有海外自有网点79家,覆盖32个国家和地区。 在海外布局的过程中,中国外运坚持“走出去、走进去、留下来”,深耕当地市场,形成综合物流服务体系,推进海外网点实体化,即推进海外网点由单一业务向综合型物流转变、由轻资产向实体化转变、由单一出口向第三国之间转变,这是提升海外服务能力的重要路径。
中间段方面,中国外运主要从产品化和通道建设两方面推进国内段与海外段的有效对接。一方面,以产品化为抓手,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标准服务产品。突破船货的界限,为大船公司打造有价值的服务产品,力争从船公司的“成本”转变成船公司的战略伙伴。另一方面,推进水运通道和陆运通道建设。特别是在陆运通道建设方面,加强国际陆运通道关键节点的资源配置和网络布局,发挥陆运通道的辐射枢纽作用做精班列产品。目前,中国外运开行班列340列,全年货量预计达3.2万TEU,其中的创新之处就是开通了俄罗斯沃尔西诺—石龙 的双向班列,并以落实中国与俄罗斯的四方协议为契机,通过贸易先行来 解决货量的问题。
为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中国外运强化数字驱动,全面推进主营业务线上化,实现了货代业务90%的可视 化覆盖。以华为项目为例,中国外运为其开发的“物流可视化平台”,实现了华为项目全国仓储及汽运业务的100%全程可视化。
物流可视化平台两大功能:
一是实现了端到端的物流供应链服务平台的数据化、智能化的管理;
二是可实现定制化的服务,提供从硬件实施到系统落地的综合型解决方案,协助华为连接所有物流及节点 的运营管理。
看点
03
“一三五”战略转型
2017年中国外运借助与招商局重组之势,制定实施了“十三五”规划,走上了因势而变、变中求胜的“一三五”战略转型之路。这条路在李关鹏总经理看来更是顺应共享经济时代和智慧物流时代的战略选择。
中国外运作为中国最大的综合物流企业之一。招商局集团与中国外运长航集团已进行了深入的战略性重组,即由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招商局集团物流业务的统一经营平台和统一品牌,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物流平台企业。2017年10月底,招商物流的股权已经整体注入到中国外运。在此基础上,中国外运将进一步整合集团内外的物流资源,按照李建红董事长提出的机制更好、实力更强、规模更大、发展更快、效益更高、更具市场竞争力的“六个更”的目标加快发展,这体现了招商局集团的领先战略思维和全球视角。
谈及如何理解“一三五”李关鹏说:
“一”是指一个平台。中国外运将 立足物流业务整合商的定位,打造世 界一流的智慧物流平台企业。
“三”是指三大板块转型。这是中国外运对业务结构和商业模式的重构。中国外运原有业务结构主要是传统货代和专业物流,但随着电商的蓬勃发展,在2015年新增了电商业务板块,形成了代理及相关业务、专业物流、电商 业务三大板块共同发展的局面。
“五”是指通过整合华南、华中、华北、华东、东北五大区域,设立合同物流、海外公司、空运公司、电商公司、物流地产五大专业公司;建设水 运通道、陆运通道、汽运通道、空运通道、海外通道五大通道;强化客户 驱动、创新驱动、数字驱动、人才驱动、文化驱动五个驱动;实现产品化、 网络化、平台化、国际化、资本化五化发展。
看点
04
中国外运的使命
李关鹏总经理认为,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充满变革和创造的时代,中国外运已经全面投入到因势而变、变中求胜、胜中求久的变革之中,并完全具备时代意识、战略意识 和全局意识。招商局的使命是以商业成功推动时代进步,而招商局赋予中国外运的使命是智慧物流的引领者、 供应链物流生态圈的构建者、迈向世 界一流的中国物流产业推动者。
未来,中国外运的发展方向非常清晰,就是围绕供应链物流生态圈建 设,紧扣“十三五”规划主线,以智慧 物流为抓手,以“开拓、整合、转型、 创新、变革、管理”为着力点,坚持战略定力、提升组织能力、加强提质增效、积极培育新增长点,为进入世界 500强、成为世界一流的智慧物流平台企业而努力,切实承担起招商局赋予我们的三大使命,使中国外运成为物流领域“以商业成功推动时代进步”的典范。
本文为《物流时代周刊》李关鹏总经理专访概述版
记者│昌校宇 责编│朱爱华
具体内容请参见《物流时代周刊》2018年494期(P60-P63)
来源: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关键词: sinotrans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海运订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海运订舱网所有。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