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港口或输入起始港

『关注』新三板分层了,对已挂牌和期待挂牌的货代物流企业带来哪些影响?

www.sinotransbooking.com 2016-07-21 15:08:40 海运订舱网

6月27日起,新三板正式实施内部分层管理,将企业分为创新层和基础层。分层管理办法列出了经营利润、营业收入和做市市值三大通道,最终,有953家企业进入创新层,占比12%。装卸搬运和运输代理业分类(简称运输代理类)有5家进入创新层。

新三板分层制度落地后,更多未能进入创新层的货代物流企业已倍感压力。不过,资本市场加杠杆的作用明显,放大收益的同时也放大了风险。在行业整体低迷的大背景中,稳步前进,做好自己,更为重要。

此前,新三板因挂牌条件宽松,且对财务状态和规模条件要求较低,被认为是除主板和创业板外,企业融资渠道的重要补充。自新三板扩大试点至全国以来,挂牌公司数量快速上升,截至今年7月8日,已有7725家企业挂牌。

与规模的快速扩张相伴而来的,是监管趋严,分层管理即是一种体现。而受行业因素影响,运输代理类企业在营业额和利润增长以及交易活跃度方面,整体均处于较低水平。在从业者看来,对于运输代理类企业而言,分层制的推出,无论对已经进入新三板还是准备进入新三板的企业,都是一场大考。

★5家货代企业进入创新层

对于此次分层的目的,新三板公告称,随着挂牌公司数量的增加,挂牌公司在发展阶段、经营水平、股本规模、股东结构、融资需求等方面差异较大,投资人在信息收集、标的遴选、研究决策等方面的难度也日益加大。分层以后,可以为投资人遴选标的及投研决策,提供更充分的信息和更大便利。

长期关注新三板市场变化的磐晟资产合伙人黄开华认可此次分层。他认为,从7725家挂牌企业中单列953家创新层企业,将更容易吸引关注,形成较好的宣传效果。中信证券分析师胡雅丽进一步分析,分层的出现可以使持各种投资策略的投资者有的放矢,未来创新层占新三板成交金额比重或超过80%,创新层和基础层整体价差或接近50%。

新三板将挂牌企业划分为近90个大类,运输代理类有34家挂牌企业,不足各行业平均挂牌水平的一半。与此相对应的是,此次也仅有5家货代企业进入创新层,分别是:北京波智高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苏州胜禹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宏图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同益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运鹏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中,胜禹股份和宏图物流依靠连续两年营业收入的快速增长被纳入,其他三家以连续两年较高的净利润被纳入。

在航运物流业整体低迷的大背景下,代理类企业很难持续获得营业额和利润的高度提升。以均从事货运代理业务的开瑞物流、万全物流和荣进睿达为例,2015年年报显示,开瑞物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20%,净利润则出现下滑;万全物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95%,净利润也出现下跌;荣进睿达营业收入仅微增0.07%,净利润增加201.43%,但距2000万元尚有距离。

对于达到做市市值这一通道,值得注意的是,做市转让相当于为非专业买家提供了券商的专业价值评估体系的背书,具有提振投资者信心和风险规避的作用,对提升公司价值,促进交易,作用明显。在新三板全部7725家挂牌企业中,采用做市转让方式的有1584家,占比20.50%,而在953家创新层企业中,采用做市转让方式的达638家,占比高达66.95%。据此可以粗略得出一个结论,采用做市转让方式的企业更容易进入创新层。运输代理类四家采用做市转让方式的企业两家进入创 新 层 , 也 佐 证 了 这 一 观点。遗憾的是,同样受行业特点和航运业整体低迷的影响,运输代理类企业较少受到做市商家的“青睐”,这也是已挂牌的34家企业仅4家采用做市转让方式的原因。

★并非都要走分层独木桥

由于此次未能进入创新层,开瑞物流董事长黄春玲、荣进睿达董事长马震、金巴赫董事长徐正彬等运输代理类企业老总,均表达了些许遗憾,毕竟进入创新层,将有机会获得更多投资者的关注。不过,分层制度只是刚开始实施,影响还有待观察。黄开华直言,分层后应有提高融资便利性的辅助措施,以促进交易,但现在只是进行了简单划分,效果有限。

另一个值得考虑的因素在于,新三板的价值面临再评估。根据已公布的新三板前五个月挂牌公司股票发行情况,新三板研究专家朱为绎认为,从融资金额来看,今年五月是过去一年融资金额最低的月份,仅为2015年11月份(211亿元)的三分之一。2016年1-5月份,新三板企业融资金额分别为144亿元、103亿元、121亿元、125亿元、74亿元, 融资遇冷已成为必须面对的事实。

在已挂牌的34家运输代理类企业中,大部分处于初创期,股权集中、融资交易不活跃的特点非常明显,完成融资的,额度也不高。事实上,展示、融资和交易是新三板挂牌最主要的三大功能,创新层的划分主要是解决部分企业交易的问题,而多数挂牌的货代企业是受益于展示和融资功能,比如开瑞物流、荣进睿达和金巴赫。

实现挂牌后,企业首先得到了品牌溢价,认知度和认可度明显提升。开瑞物流在对外信息合作和海外仓建设上实现了突破。荣进睿达则成功上线“荣易达”客服平台,实现二次创业。金巴赫的对外并购洽谈也开展的非常广泛,定向增发报告已提交,走在了规模扩张路上。

对于未来是否会冲击创新层,徐正彬认为,要根据挂牌企业的具体需求考量,如果企业希望到资本市场去做市交易,那么进入创新层是很好的方式;如果企业近期的发展目标仍是专注现有业务,创新层就不是非进不可。“近两年已挂牌的企业,有一些是凑热闹或被‘忽悠’挂了牌, 对资本市场很陌生,挂牌后不能帮助企业发展,还增加了资金投入,得不偿失。”对于正在谋求挂牌的代理类企业,徐正彬建议,“对于进入资本市场,选择合适的时间很重要,一定要有明确的发展规划,确定需要什么,要做什么,是否准备好去做,才最重要。”

★做好自己是根本

抛开创新层和基础层的阵营对比,黄开华认为,想挂牌和已挂牌的企业做好自身仍是根本。“投资机构正在对新三板的价值进行重新评估,未来,会有更多长线型的价值投资。当下,资本市场总体偏悲观,挂牌新三板和进入创新层的企业只是梯次增加被看到的机会,但如果企业基本面不佳,仍然难以得到资本的青睐。”黄开华说。

荣进睿达就在挂牌后把精力和拿到的信用资金用在了内部建设上。马震表示,借助新三板挂牌后企业认知度、供应商品牌认可度的提升,在证券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协助下规范了公司制度和业务流程,2015年处理集装箱箱量同比增长40%,2016年还在屡创新高,有望在年底实现月处理一万TEU的目标。并且,在箱量大增后,操作人员并未急剧增加。他透露:“我们已经推出‘荣易达’客服平台的PC端和移动端,订舱应用平台、结算交流系统、数据分析系统,均将在未来两年左右的时间里陆续上线。届时,处理箱量会再上一个台阶,而内部团队仍维持现有规模,服务效率在直线提升。”

金巴赫也在尝试类似做法。徐正彬透露,金巴赫的并购采用定向增发方式,主要针对其关联企业和供应方 , 而非机构和资本投资者。“金巴赫的目标是做物流领域的品牌企业,我们专注于‘一带一路’项目和工程物流领域,更倾向整合供应链上下游去发展,并不急于做市,拿钱。”

2015年,航运业持续低迷, 令一些已挂牌的企业陷入泥潭,比如云南佳盈物流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年报显示,营业收入由上年同期的7427万锐减66.96%至2454万,净利润由上年同期的盈利509万跌至亏损812万。可见,资本市场加杠杆的作用明显,放大收益的同时也放大了风险。

荣进睿达、金巴赫和开瑞物流这些企业仍能保持业务增长和持续盈利,已然非常难得。在行业整体低迷的大背景中,稳步前进,做好自己,更为重要。抛弃实现挂牌或进入创新层的光环,打造出主营业务的竞争力,谋求更长期的价值投资,或许可以成为货代企业努力的方向。(转自“中国航务周刊”)

中外运集运

文章来源:海运订舱网

本文关键词: sinotrans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海运订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海运订舱网所有。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

更多>> 往日焦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