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2015全球100大航运业影响力人物发布,马士基高管团队荣登榜首
12月16日,英国劳氏日报(lloydslist)公布全球2015年100大航运业影响力人物榜单。马士基集团团首席执行官安仕年(Nils Andersen),马士基航运首席执行官施索仁(S?ren Skou),马士基码头首席执行官费逸凡(Kim Fejfer)排名第一;沙特阿拉伯石油部长Ali al-Naimi排名第二;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董事长许立荣排名第三。此外,美国总统奥巴马位居第11位,给出的当选理由是:支持推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对于排名第一的马士基高管团队,劳氏日报做出了极高的评价:航运市场低迷,马士基集团高层对集团各业务部门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以及对整个市场都做出了客观评价。市场行情每况愈下,及时发现现存问题,提早洞察市场,实在可贵。
马士基集团首席执行官安仕年(Nils Andersen),马士基航运首席执行官施索仁(S?ren Skou),马士基码头首席执行官费逸凡(Kim Fejfer)
当今,很少有航运企业愿意承认对市场做出的错误判断,但马士基集团高层却对业界坦诚相告。不仅承认对市场前景的过高预期,且主动做出相应调整和预判。这样的行为,不仅给全球航运市场敲响了警钟,也让我们看到了一家航运企业应有的态度。
马士基航运希望借助联盟,给托运人更好的服务,同时, 为了未来保证运力的增速与全球货量增速基本持平,扩张船队规模。2015年,2M正式运营,第二代3E型集装箱船也开始建造。更难得的是,尽管市场行情暗淡,马士基航运展示出的财务报告依旧是大多数竞争对手无法比拟的。
除了在集装箱运输领域的成功,马士基码头公司也成为全球第二大码头运营商(按总吞吐量计算)。2015年,马士基码头扩大了在地中海地区的影响力,还与青岛港签署合作协议,加深与中国港口企业的合作,并将业务范畴多元化。
劳氏日报称:“不论是实力还是财力,不论是市场份额还是发展前景,2015年,马士基集团都应该是最具影响力的企业。”
劳氏日报认为:与其他行业相比,中国航运业还处在冰河时代,然而,它的发展速度要比想象得快。中远集团与中海集团在相关业务领域的整合,便是最有力的证明。在整合推动过程中,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董事长许立荣功不可没。
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董事长许立荣
中远集团与中海集团在业务方面的整合包括集装箱运输、干散货运输、港口和租赁领域,“业务混搭”被认为是这次整合最重要的特征,也是最重要的看点。其间,许立荣做出了诸多努力。
如今,中国两大航运集团的整合告一段落,但国有企业的整合能否实现像非国有资产整合那样的市场效益? 整合的成功与否,需要市场验证。劳氏日报称:“我们仍然期待许立荣推动的中远集团与中海集团的业务整合,将推动中国航运业迈上一个新的高度。”(转自“海运网”&“中国航务周刊”&“国际船舶网”)
文章来源:海运订舱网本文关键词: sinotrans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海运订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海运订舱网所有。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