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海陵最大物流项目开工
1日,总投资15亿元的中国东部沿海农副产品冷链物流园在泰州市城北物流园区破土动工。
据悉,东部沿海农副产品冷链物流园由江苏大福冷链物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位于通泰路以东、长江大道以西、天罡路以南、冯官河以北,占地面积 645亩,预计明年9月竣工,将建成集农副产品收购、冷冻冷藏、产品加工交易、冷链物流配送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型冷链物流基地。该项目是海陵建区以来开工建设的最大规模物流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国唯一的农副产品冷链物流标准化示范基地,也是省内最大的农副产品产地型冷链物流园区。
“之所以落户海陵,主要看中这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江苏大福冷链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修林介绍,项目地块距离最近的启扬高速入口仅不到5分钟车程,开车15分钟便能到达扬州泰州机场,家门口就是宁启铁路泰州货运站和新通扬运河,能和“空、铁、水、陆”如此亲密地无缝连接,简直是为冷链物流量身定制。
“物流行业都讲求一个‘快’字,海陵的服务效率和亲商氛围更坚定了我们留下的决心。”陈修林说,在与城北物流园区接洽之前,该项目曾考虑落户邻近某市,可拖了8个月都没有进展。在海陵,受益于“一笔式”受理、“一车式”踏勘、“一笔式”审批,大福从公司注册到拿税务登记证只用了3天,整个项目从洽谈到动工仅用了4个月时间。
陈修林告诉记者,初到海陵时,大福20多人的项目团队都在宾馆办公,每天花费超万元。园区在得知情况后,主动将办公楼3层的一半腾给大福,园区一些部门十几个人挤在一间房里办公。“我很感动,也很佩服,选择海陵错不了!”陈修林说。
泰州市既是粮仓,又是水乡,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成为大福落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据介绍,大福项目将建设目前国内最大的农副产品冷库,面积达20 万平方米,总容量24万吨。该冷库将采用国际领先的二氧化碳制冷技术,低碳环保且制冷效率高,未来我市的特色农副产品将在这里找到“新家”。
“进入冷库只是第一步,农副产品来到大福,其实就进入了一条集冷链仓储、精深加工、检验检疫、交易批发、物流配送、金融服务于一体的产业链,其辐射半径可达1000公里。”大福冷链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义勤介绍。除冷库外,该项目还将建设9万平方米的加工区,拥有千辆停车场的配送区,设有 800个铺位的交易区,以及与之配套的物流信息中心和金融服务中心。
黄义勤举例说,将来,一只兴化大闸蟹从水里捞出到送达北京的饭店,可做到夕发朝至;而一棵来自南通的水芹菜从田头采摘到进入泰州的超市销售,只需不到3个小时。这条冷链物流产业链,不仅能为我市特色农副产品“走出去”搭建平台,还将极大地丰富我市市民的餐桌。
除了为农副产品保鲜,大福项目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实现农业增收。依托健全的冷链物流体系,能够有效降低生鲜农副产品的腐损率,帮助农户尽可能规避因价格波动和市场信息不对称等造成的损失。目前,大福公司已注册了商标,准备依托冷链物流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通过“订单+农户”的模式,拉动区域周边规模化种植养殖的发展。
“现代服务业是海陵重振实体经济雄风的发力点之一,抓好税源经济是今年园区的中心工作,大福冷链物流项目落户,将进一步优化园区税源结构,改变过去税收单一的格局。”城北物流园区管委会主任戴葆华说。根据测算,大福项目建成后第一年交易额就将达21亿元,预计3年后实现交易额超百亿元,利税过亿元。
作为全国唯一的农副产品冷链物流标准化示范基地,大福项目还得到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的关注和支持。早在项目的规划设计阶段,冷链委就曾多次派人来我市实地指导。冷链委还计划将明年的全国冷链物流会议交由我市承办。大福项目建成后,全国性的冷链物流研究机构也有望在城北物流园区落户。
本文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海运订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海运订舱网所有。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