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物流仓库爆炸,百世物流、天天快递包裹被烧;全国首个快递业绿色发展基地揭牌;扩展东南亚版图,阿里在泰建电商物流中心
【上海物流仓库爆炸,百世物流、天天快递包裹被烧】
4月14日晚间8点多,上海宝山区长江南路188号附近一物流仓库发生火灾,一小时后火灾得到控制,暂无人员伤亡。
据介绍,事发仓库为百世物流及天天快递两家物流公司的仓库,整个物流仓库面积约为2000平米,仓库内尚存放许多快递,具体情况正在进一步核实。
附近居民表示,仓库当时突然爆炸,然后就着火了。一开始火势非常大,火光甚至把天都照亮了,几公里外都看得见。
新闻播报:上海物流仓库火灾现场
来源:新闻综合,物流指闻整理发布【全国首个快递业绿色发展基地揭牌,将引入龙头企业共建绿色邮政研究院】
4月14日上午,全国首个“快递业绿色发展产学研协同创新示范基地”揭牌仪式在中德生态园举行。国家邮政局副局长王梅,北京印刷学院党委书记刘超美,青岛市委常委、西海岸新区工委书记、黄岛区委书记王建祥及国内部分企业代表出席此活动。
快递业绿色发展产学研协同创新示范基地项目由国家邮政局、北京印刷学院、中德生态园三方共同合作打造。该示范基地以培育智能绿色物流业和改造传统快递产业为目标,旨在通过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间的强强联合,打造支撑我国快递物流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系统集成的重要基地。打造具有国际水平、国内一流的“科技创新、人才聚集和产业示范”基地。
据介绍该基地将成为中德生态园在绿色快递方面的重要创新载体,已率先开展国家邮政局重大课题项目“绿色包装应用与试点研究”和“快递行业集装容器标准制定”等项目。基地将积极发挥各方优势,通过政策支撑和项目支持,实现快递业相关绿色技术孵化落地。
在揭牌仪式上,顺丰速运、优速物流、青岛安颐科检测等8家企业与示范基地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上述单位将依托中德生态园,以该示范基地为载体,发挥各自所长,在科研、平台建设、产业孵化以及行业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力争打造绿色快递转型升级发展的创新中心。
来源:光明网,物流指闻整理发布
【阿里在泰国建设电商物流中心,再扩东南亚版图】
近日获悉,阿里巴巴预计到2019年将完成泰国电商物流中心的建设,进一步靠近东南亚经济体,减少了对中国市场的依赖。
阿里巴巴表示,园区建设正稳步进行,这标志着公司将对泰国进行长期投资。该中心旨在提供连接中小企业、制造商、服务提供商和物流合作伙伴的一站式服务,补充其对Lazada集团的现有投资。Lazada是东南亚首屈一指的电商平台,阿里巴巴拥有其大多股权。声明还说:“我们希望物流园能够帮到泰国新创互联网公司,提升其技术生态系统。”
与此相似,3月阿里巴巴在马来西亚成立了第一个数字自由贸易区,被称为马来西亚的世界贸易电子平台,降低了小企业的入驻条件,使其更易获得融资。
来源:环球网,物流指闻整理发布
【长江中游四省会城市建设,“90分钟互达”高铁网】
据交通部消息,近日,湖北武汉、湖南长沙、安徽合肥、江西南昌四市在武汉召开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五届会商会,共同签署《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合作行动计划(2017—2020)》,提出建设互联互通的交通基础设施,树立全国城市群中心城市合作的典范。
根据计划,四市将协同推进城市群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网络建设,建设“90分钟互达”高铁网,其中重点规划建设长沙—九江—合肥、武汉—九江—南昌、合肥—九江—南昌、武广高铁复线(武长段)等高速铁路。
水运方面,将尽快实施长江中游干支流航道改造升级工程,实现内河水运通江达海。航空方面,将共同打造中部国际航空港群,争取将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列入低空试点范围。
据了解,在第四届会商会上提出的四市“一卡通”互联互通工作目前进展顺利。四市正积极筹备设立华中一卡通公司,通用的公交一卡通有望于今年投入试运行。
来源:央视网,物流指闻整理发布
【乐天与日本邮政合作再升级,要减少重新投递包裹数量】
日前,为了减少重新投递的包裹数量,乐天与日本邮政将加强双方的电商物流合作,采取多种措施提高配送效率。包括增加取货点数量(如便利商店、邮局、Hako Post和Rakuten Box储物柜),固定取货地点,以及加强通知服务,并给及时取包裹的用户奖励乐天超级积分。
据了解,之前乐天与日本邮政合作,为乐天平台的消费者推出了Hako Post和Rakuten Box储物柜服务、以及便利店取货服务,以提高包裹交付效率。
但尽管如此,这些服务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重新投递的包裹数量仍然居高不下,减少重新投递已经成为电商物流所面对的十分紧迫的问题之一。
为了推广这些措施,乐天和日本邮政正在合作为平台消费者提供配送费优惠。两家公司正努力建设更加便捷和强大的电商平台,提高电商物流的效率。
来源:雨果网,物流指闻整理发布 文章来源:物流指闻
本文关键词: sinotrans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海运订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海运订舱网所有。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