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代』亚马逊用这招重塑货代业?
对消费者来说,亚马逊(Amazon)让送货变得更加轻松:你只要为购买的商品选择指定的配送日期,点击提交即可。不过,对那些需要把产品送到你手中的制造商来说,送货依然是繁琐低效、顽固落后的业务。
“一键式”购买你的“一键式”购买,通常要转化成几个电话、电子邮件、传真和大量的文件资料,所有这些工作都需要知识丰富、人脉广泛的专业人士来协调。 因此,为颠覆旧有经营方式而引以为傲的亚马逊现在寻求像改变零售业那样改变货运业。从2016年10月到2017年1月,亚马逊就至少安排了150个集装箱的货物通过海路从中国运输到美国。在中美两国每年海上运输的数百万个集装箱中,这个数字所占的比例微不足道。可是亚马逊只是刚刚起步,该公司也不是个例。2017年1月,阿里巴巴(Alibaba)开始为其供应商预定马士基(Maersk)集装箱船上的舱位,越来越多的电子商务公司希望为价值1600亿美元的货运代理业务带来更高的效率和透明度。 亚马逊对神秘货运代理行业的兴趣可以追溯到2012年,当时这家总部位于西雅图的公司首次允许中国供应商在亚马逊网购平台上出售商品。卖家可以直接把产品发送给客户,也可以发送给亚马逊,让亚马逊代替他们包装和配送商品。目前有62%的中国电子零售商都在亚马逊平台上销售商品。对于这些企业来说,货运流程更简单(费用有望更便宜)理论上会让亚马逊变成比阿里巴巴或eBay更有吸引力的平台。 目前而言,货运业务并不简单,至少对那些在亚马逊上销售商品的中小型企业来说是这样。大型家电品牌和其他主要制造商都具备直接安排和协商货运优惠价格的规模。其他商家只能利用货运代理商提供的服务。货运代理商的作用无所不包,这项工作包括谈判优惠运费,最有效地利用多种交通工具,包括卡车、铁路和远洋轮船。货运代理商还必须准备包括报关文件在内的所有相关文书。如果出现问题的话,比如说集装箱在港口滞留,货运代理商就要启动自己的老关系来确保运输得以继续。 长期以来,货运代理的客户服务领域尤其抵制自动化;没有简单的方法复制他们与船公司和港口官员的关系。可是这并不能改变货运代理业不透明、效率低下的事实。比如,货运代理商确定最优惠运费和货运速度的能力经常受到人脉关系的限制,这是个众所周知(有时也是实际)的因素。制造商可以追踪货运信息的在线门户网站很大程度上不为人所知。深圳这样的港口城市有很多提供服务的货运代理商,如果你去拜访其中一家,几乎肯定会看到传真机在嗡嗡作响。
用科技解决效率低下问题亚马逊认为,科技手段可以解决许多这类效率低下的问题。比如,确定速度最快、成本效益最合理的货运费用实际上是数据收集和分析的问题,这两件事亚马逊都很在行(小型初创企业也已经做得很成功)。亚马逊的庞大规模和数据处理能力,想必会让该公司比任何货运代理商订购更多的集装箱、协调更多的货物。 更高效的物流服务还将帮助亚马逊降低各种交易成本,包括预约费用和政府申报文件。最后,亚马逊或许比其他任何公司都更有能力创造一站式、一键式的货运平台,大大简化制造商的发货流程,让他们更容易追踪物流信息。这是个相当大的竞争优势。最终,亚马逊可以向任何制造商提供货运服务,即使是不在其平台上销售商品的客户。
相关新闻:亚马逊自任货运代理
据《华尔街日报》1月26日报道,对于从中国市场采购的商品,亚马逊会通过海运的方式将它运输到美国地区的仓储设施,其中包括了专线、外包等物流方式。不过为了解决运输上的一些问题,该公司现已决定对其进行更加直接的控制(至少是其中一部分)。需要指出的是,亚马逊没有自己的船队和船员,但现在它将以一个物流服务提供商和组织者的身份,对这些船只进行管理。
这意味着亚马逊会自行预定海运船只的货舱空间,通过这些船只将货物运输到仓库(反之亦然),其它货物运输途径还包括联邦快递和 UPS。 《华尔街日报》指出,这家电子商务巨头已经至少在 150 个从中国进口的集装箱运输中扮演了货运代理的角色,时间可以追溯到去年 10 月。
北京时间2月10日,亚马逊正积极拓展在中国的物流基础设施,以控制物流成本的上涨。
进军货代市场
在中国,亚马逊计划自行解决出口至日本、欧洲和美国的商品货运和报关。有分析师认为,这意味着亚马逊未来可以向其他公司提供物流服务,甚至与UPS和DHL等快递巨头展开竞争。这一策略与亚马逊的云计算部门AWS类似。AWS目前是亚马逊增长最快的业务。最初,AWS的成立是为了支撑亚马逊否认自主零售业务,但目前已吸引了许多第三方客户。
近期,华尔街正在向亚马逊施压,要求该公司采取措施降低物流成本。最近一个季度,亚马逊的物流成本同比增长了37%。亚马逊发言人拒绝对此置评。
亚马逊在提交给监管部门的文件中公布了在中国的计划。
去年,亚马逊子公司北京世纪卓越快递公司被注册为货代公司。这类公司没有自主货船,但可以提供报关和其他文书服务。未来,亚马逊可以通过该公司进行货物出口。去年11月,亚马逊的这家子公司也向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提出了类似申请。
亚马逊还向上海航运交易所提交了申请,计划提供12条航运线路的货运中介服务。这些线路中包括上海至洛杉矶,以及上海至汉堡。物流行业分析公司Transport Intelligence负责人约翰·曼诺斯-贝尔(John Manners-Bell)表示:“这些是主要的进出口港口。亚马逊似乎正在为大规模货代业务打基础。”
世纪卓越提交给上海航运交易所的文件显示,对于上海至汉堡线路,亚马逊的报价为40英尺(约合12.2米)普通干货集装箱530至2530美元。这与其他货代公司的报价类似,而较宽泛的价格区间使亚马逊可以根据货物量灵活确定最终报价。
货代公司的业务模式一方面与航线承运人商谈合适的价格,另一方面为货主提供服务。
去年11月,世纪卓越更新了北京的工商登记信息。该公司将提供一揽子物流服务,例如国内快递和商品进出口等。
亚马逊中国运营副总裁薛小林签署了提交给政府部门的文件。薛小林于2014年加入亚马逊,在亚马逊发展中国物流系统时扮演了重要角色。
一站式物流服务
分析师预计,亚马逊将使用新的货代牌照,帮助中国商户和制造商更方便地将货物出口至主要港口。在这些港口,亚马逊已建立了仓库等基础设施,有能力将商品发运给购买者。
亚马逊将负责文书工作,并选择航线承运人。亚马逊将确保,在货物到达目的地港口后会有卡车前来接收货物,并运送至亚马逊的物流中心。商户只需要与亚马逊联系即可,而不必再与涉及卡车运输、仓储和配送等环节的多家供应商打交道。
分析师认为,在获得货代牌照后,亚马逊还可以将多家中小企业的商品打包,更好地利用集装箱运能,降低成本。
亚马逊的竞争对手阿里巴巴也在发展中国的物流网络。阿里巴巴向某些快递公司投资了数十亿美元,获得这些公司的股份。此外,亚马逊的物流部门也在投资仓库设施。
货运审计咨询公司Ocean Audit的数据显示,去年亚马逊在美国进口了约1万个20英尺集装箱,并通过“Fulfillment by Amazon”项目接收了来自第三方商户的2万个集装箱。
亚马逊的这一项目支持商户将商品存放在亚马逊仓库中,并支持亚马逊金牌服务。亚马逊金牌服务的会员可以享受两日送达快递服务,每年年费为99美元。
根据Ocean Audit的数据,90%的这些货物都来自中国。
目前尚不清楚,有多少商户已注册使用亚马逊的货代服务。亚马逊中国去年10月公布了面向中国商户的跨境物流服务,而海运似乎是这一服务的一部分。
业内如临大敌
一些货代公司已将亚马逊视为竞争对手。香港货代及物流协会主席克里夫·萨利文(Cliff Sullivan)表示,亚马逊可能会要求平台商户使用该公司的货代服务,这将给传统货代公司造成冲击。
对于在物流行业的远大计划,亚马逊试图低调处理。在近期的财报电话会议上,亚马逊表示,没有计划取代UPS这样的快递公司,而是希望在高峰期能自主处理更多商品配送。
不过在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文件中,亚马逊首次指出,该公司将“为自身及第三方提供交付及物流服务”的公司视为竞争对手。而近期曝光的亚马逊2013年内部文件显示,亚马逊名为“龙舟”(Dragon Boat)的项目最早将于今年正式推出服务,而服务的规模堪比UPS和联邦快递等业内巨头。
亚马逊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运营着超过120个物流中心,其中存放着来自第三方和亚马逊自己的数百万商品。去年,亚马逊建立了包含数千辆卡车的车队,并推出了类似Uber的快递服务,以优化最后一公里配送。
创业公司Freightos提供在线平台,连接货运代理和物流服务提供商。该公司CEO兹维·施莱伯(Zvi Schreiber)表示:“亚马逊至少将处理自己的货物运输。而下一步将会是向第三方客户提供这一服务。”
券商Baird Capital分析师科林·塞巴斯蒂安(Colin Sebastian)则认为,通过发展自主的物流基础设施,亚马逊将控制订单交付的全过程,同时也将减少对UPS和联邦快递等快递合作伙伴的依赖。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类似亚马逊的公司正偏离最初的商业模式。DHL美洲海运业务负责人安德里斯·克鲁格(Andreas Krueger)表示:“他们正在尝试的业务可能会给行业带来危险。在最坏情况下,我们将看到另一家竞争对手。但我并不担心,因为我们从1815年就开始了现在的业务。”
(转自“海运网”)
本文关键词: sinotrans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海运订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海运订舱网所有。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