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人!亚马逊已经在配送中心部署了3万仓储机器人
2月15日消息,美国知名财经网站TheStreet周日撰文指出,由于亚马逊带动消费者越来越希望获得两日送达服务,而这家公司私有化Kiva机器人,将迫使零售产业的竞争对手寻觅其它的仓储自动化技术。今年,仓储机器人领域将有望出现重大突破。
以下为文章内容摘要:
亚马逊近来在市场中颇受瞩目,原因是这家公司打算拓展快递业务。这家公司已经公开了其无人机送货计划,申请了3D打印卡车专利,且向上海航运交易所提交了申请,计划提供12条航运线路的货运中介服务。此外还有报道称,这家公司正与航空公司谈判租赁飞机,准备用于快递业务。
不过在亚马逊的快递抱负当中,有一个重要环节却一直被市场忽视,它就是亚马逊颇具神秘色彩的仓储机器人。通过在2012年收购Kiva Robotics(以下简称“Kiva”),亚马逊获得了该项资产。
对提升亚马逊的效率和盈利能力,该技术是无可估量的。随着亚马逊准备停止对Kiva前客户使用的机器人提供支持,其它竞争对手正蜂拥着提供类似的产品。
当年亚马逊作价7.75亿美元收购Kiva的初衷,是为了让自己的仓储中心实现自动化,提升它们的效率。在收购完成之后,亚马逊将Kiva更名为亚马逊机器人(Amazon Robotics)。不过从那时至今,亚马逊对该部门的发展规划一直守口如瓶。
亚马逊最新透露的数据显示,该公司目前已在13个配送中心部署了3万机器人,数量超出2014年年底的10个配送中心的1.5万。亚马逊发言人妮娜·林德塞(Nina Lindsey)透露,该公司计划对所有在建的新配送中心部署机器人技术。
亚马逊的机器人把装满各种商品的货架运送到采摘中心,然后再由员工完成商品的分拣工作,确保把商品递送给正确的用户。亚马逊首席财务官布莱恩·奥尔萨尔斯基(Brian Olsavsky)在去年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中曾表示,“我们的目的是更广泛的使用机器人。”
亚马逊拒绝透露机器人给公司节省支出的实际数值,但向TheStreet表示,“机器人给公司的仓储业务带来了极大的改进,让公司能够储备更多的消费产品,扩大了亚马逊的选择范围。”在此背后隐含的问题,是亚马逊机器人和仓储中心自动化的下一步将会是什么。考虑到配送业务对这家电子商务巨头何等重要,如果说亚马逊要把亚马逊机器人揽为私有,就一点也不会令人感到惊讶。
不过问题亚马逊机器人的前身Kiva曾拥有25家客户,其中包括了零售巨头玩具反斗城、史泰博、沃尔格林、Gap、Dillards和天伯伦等。根据伍尔夫拉特的预测,一旦亚马逊完全接管Kiva,后者客户每个仓储中心配置的价值400万美元至600万美元的机器人,就将成为废弃之物。多方消息证实,从2019年开始,亚马逊将不再对Kiva的客户提供支持。Kiva的客户将被迫自己负责技术,或者是寻找新的机器人公司。
仓储机器人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无论规模大小,该市场的参与者都已看到了潜在的机遇。考虑到Kiva将会成为亚马逊的私有技术,任何参与者都希望加速发展,更多的占据市场份额。在这些公司当中,包括了一家名为Locus机器人的公司,该公司事实上从Kiva的客户Quiet Logistics分拆而来。Quiet Logistics负责为其它商家提供物流服务,在亚马逊收购Kiva之后,该公司就意识到需要解决仓储自动化下一步发展的问题。
Kiva的机器人最初开发出本世纪初,功能是独立完成物品搬运工作。Locus则进一步挖掘了这一概念,开发出的机器人系统能够与人类协同工作。在迪肯看来,这两种技术就如同是地铁与出租车之间的差别。地铁的专长是从一个固定地点到另一个固定地点;但如果乘客需要走一条特定路线去一个特殊的目的地,最好还是搭乘出租车。就Kiva和Locus机器人的区别而言,前者在仓储中心的固定路线上表现出色,后者则能够适用于仓储中心的任何一条路线。
在亚马逊的推动下,消费者越来越多的希望获得两日送达服务,想要同亚马逊竞争的零售商就被迫需要提升速度和效率,仓储自动化则成为了他们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问题的关键,是由哪家公司向他们提供仓储自动化服务。投资公司Tenfore Holdings合伙人丹·列文(Dan Levine)表示,“目前这是一个开放的领域,许多公司都试图参与其中。今年,我们将在仓储机器人领域看到突破。”
文章来源:物流时代周刊本文关键词: sinotrans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海运订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海运订舱网所有。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