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隔壁老王敲门,你才知道Uber干了什么?
作者系物流时代周刊执行总编辑
能打破旧制度的不仅仅是大革命,大革命的结果也并非能完全改变旧制度。竞者准入,新事物和新业态的优缺点与生命力应经过市场的检验,而不是先经过市场的预判。这是一个逐渐成熟的物流生态理应写出的方程式。
物流业的下一个风口在哪?业界的共识是()2C。
究竟是B2C还是C2C并不重要,关键是()2C撩拨起物流业界的群体兴奋点,C端对于配送体验感的渴望是不断升级的,这就为一切触摸到风口的物流公司提供了持续升级的遐想空间。
觊觎C端商机的,不仅是传统的快递公司,更有以人人物流和众包物流为特色的新兵老将。近期,搅局者Uber(优步)在大洋彼岸正式贴上了快递平台的标签,以B2C为切入点与奢侈品经销商及快消品大型运营商签约,把通过端口流量产生的订单配送到消费者的手中。
虽未率先建立足以掀起物流业界大革命的C2C官方配送平台,但勇于挑战有着“精确到克拉”般苛求的奢侈品配送,Uber已显示出打破旧制度的决心。
偏不信“由奢入俭难”这个老理儿,旨在通过“克拉级”考验展示切入O2O速运市场之谋略——Uber之心,路人皆知。
能打破旧制度的不仅仅是大革命,大革命的结果也并非能完全改变旧制度。在中国为了给赚钱的物流领域砸开入口,Uber在基本不赚钱的人流领域已做出若干实践。“人民优步”与“滴滴快车”完全在比谁的“腰粗”,在资本的游戏中贴身撕扭,尚未分高下;而拼乘客的“Uberpool”在与“滴滴顺风车”的竞争中,已然被打得体无完肤。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乘客会把顺风车司机当成体验升级者,而把拼车的陌生人当做体验妨碍者——人的体验感直接决定了服务产品的生命力。
货不比人,不存在体验感,只有完好度与时效性。已经砸开流量入口的Uber如不进行大众配送,就是说普适意义的()2C,那可真是“浪费了一身好皮囊”。
需求决定市场,这条亘古不变的定律需从两方面考量。
首先是买方市场。
如果没有买方对于体验感的极致追求,就不会有融入生活的三通一达,菜鸟的大数据匹配整合与顺丰的高价商业揽件更会是个传说。我们仍将无可奈何地看着EMS独步天下;分析今儿这个连零担巨头德邦都开始发力的快递市场,其实仍存在诸多可责问之处——非慢即贵、常坏还丢,这就为迅捷满足终C端需求的众包物流预留了滋长空间。
其次是卖方市场。
一 二线城市的用车成本不用赘述,一人“空驾”在某种程度已成为浪费甚至奢侈的同义语。如何能让通勤族在早晚高峰或是办事开会的途中捎带个包裹实现收支平衡,这应该是大部分车主切实的吁声。
在上期杂志的“观察·行业风向”栏目中笔者已经提到,Uber司机的自发顺配已经成为旧金山这座城市的驾驶习惯。既然已有海外成功先例并已在华砸开流量入口,那面临“滴滴快车”激烈竞争的“人民优步”,自然会迎接需求,搏击私家车顺配这一片蓝海。
Uber送货,这是对旧制度的一次渗透与补充,还远未有大革命推倒重建的本领与必要。但这是一次足以营建新业态的新尝试。
除了Uber,国内已有诸多众包物流的业态分支,只是名声不够响,入口砸的不够宽大,尚不能形成搅动乃至提升业界之功力。因此,我们对Uber送货给予十足之期盼。
文章来源:物流时代周刊本文关键词: sinotrans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海运订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海运订舱网所有。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