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1073天!韩国“世越号”沉没3年终见天日!上海打捞局征服韩国网友!
2014年4月16日,来自韩国安山檀园中学的325名高中生乘“世越”号客轮前往济州岛进行修学旅行,然而,客轮在全罗南道珍岛郡附近海域沉没。客轮载有476人,其中172人获救,295人遇难,迄今仍有9人下落不明。
这次打捞作业由中国上海打捞局具体实施。时隔1073天,“世越”号终于将重见天日。
在打捞“世越号”当天,几名失踪者的家属抱着亲人的照片聚集在一起。尽管知道几乎不可能,他们仍希望出现奇迹。
视频:韩国高清航拍“世越”号打捞
3月22日,在韩国媒体对“世越号”客轮打捞作业的直播画面里,频频出现的是写有中文的工程船,以及在船上和冰冷海水里夜以继日工作的中国潜水员们的身影。
其实,早在沉船事故发生后不久,就有韩国舆论呼吁政府应该打捞“世越号”,给国民一个交待。然而在水深45米的海底整体打捞长145米的船体,全世界都没有过先例。如何打捞,一度让韩国政府犯了难。
由于韩国政府此前从未整体打捞过“世越号”规模的船体,海洋部便对打捞项目进行公开招标。结合技术评分和价格评分,上海打捞局和韩国公司组建的中韩企业联合体最终成功竞标。
上海打捞局官网信息显示,成立于1951年8月的上海打捞局隶属中国交通运输部,是中国最大的抢险救助打捞专业单位之一。
就在打捞当天,还有韩国国会议员公开表示,韩国造船业世界第一,实在不理解为何要把打捞“世越号”的工作交给一个中国企业。
但随着打捞作业顺利进行,之前的质疑声都将烟消云散。
此前也有声音质疑准备打捞“世越号”时,现场只有50多个人(此前中韩协议打捞工作将有200人左右参与),实际情况是,看着人少只是从甲板上来看到的结果,但实际上,他们都是轮班工作,而且水下还有很多潜水员,这种质疑完全就是个误会。
在去年10月的一次作业中,一名负责水下作业的中国潜水员还在燃气爆炸事故中面部重度烧伤。
工人连续作业尚未上过韩国土地也有网友质疑说,中国只是“拿钱办事儿”,但是显然没有体会到打捞工作有多艰辛。
据媒体报道,打捞工作曾因天气等不可控因素放缓,世越号”的打捞原本计划分三个阶段推进,预计历时一年左右。实际上,对上海打捞局本身来说,即使打捞时间延长了近八个月,他们也不会因此获得额外的经济报酬。
24日,韩国《中央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三个月只能上一次岸——在海上的350名中国技术人员》的文章。
报道介绍说,目前上海打捞局有350名工程人员在打捞现场海域作业。这些工作人员每3个月才能上一次岸,而且还只是为了要回国重新办理签证。他们唯一前往内陆的机会也只是在木浦港的船上休息,许多员工甚至至今仍未踏上过韩国土地。
不仅如此,其中100余名工作人员实施24小时三班倒连续作业。潜水员都是20岁到30岁的年轻人,他们自小学习潜水,都是经验丰富的骨干力量。文章还援引海洋水产部“世越号”打捞促进团团长李哲朝的话说,这些技术人员为了夜间作业,睡眠时间甚至都无法充分保证,非常辛苦。
韩国网友“kays***”在网上写道:“国籍不同,但都真心感谢这些冒着生命危险的中国潜水员和工作人员。”
另一位名为“kim_****”的网友则写道:“真心为这些不顾恶劣环境,来到异国他乡工作和积累经验的中国年轻人感到自豪。‘世越号’的大部分遇难者都是年轻的孩子们,然而这些与他们同龄的年轻人却在干着海军特种部队潜水员都很难坚持的三班倒的水下作业。不论国籍是什么,真应该为他们鼓掌表示感谢。也许这也能让悲伤的遇难者家属们多少感到一丝慰藉吧。”
面对韩国民众对中国技术人员付出汗水和努力的感同身受,仁川市市长刘正福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虽然因为“萨德”风波,目前中韩关系变得微妙,但这对双方都是损失。他表示,中韩应该凝聚智慧,寻找可持续发展的解决办法,让中韩关系尽快回到正轨。
中国网友:我们打捞的不是船,是300个破碎家庭的思念当地时间 2017 年 3 月 23 日,韩国 Jindo," 世越 " 号客轮船体沉没后时隔 1073 天终于浮出水面,遇难者家属痛哭。
对于遇难者家属而言,中国团队做的这些事显然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来源:信德海事、航运在线
海运订舱网整理发布
本文关键词: sinotrans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海运订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海运订舱网所有。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