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2013年中间价上涨3% 小幅升值仍是大概率
2013年是“人民币升值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累计上涨幅度达3%,41次立异高。2014年,人民币小幅升值还是大概率事件,货泉政策仍需应对升值挑战。
2014年,中国经济走势还是人民币汇率最大基本面。2013年三季度,中国经济显示出企稳迹象,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题目的决定》,使此前做空中国的资金转向更多关注中国经济下一步改革,并对此寄予很高期望。在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情况下,中国还是对国际资本有较大吸引力的经济体。
目前,中国对内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外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其结果是推动利率与汇率呈螺旋式上升态势。
一是套利因素存在有助于维持人民币偏强态势。在2013年6月银行间市场资金紧张之后,整个金融体系活动性持续偏紧。特别是在2013年10月后,国债收益率持续大幅上升,无风险收益率比欧美等发达国家高。套利资金在人民币升值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需求较大,流入较多。
二是人民币国际化是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的一大枢纽因素。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和多家外国中心银行新签、续签本币互换协议,最惹人注目的是其中包括英格兰银行和欧洲中心银行,以人民币为一真个双边活动性支持体系正在形成,增强中国和有关国家抵御冲击能力,有助于有关国家当地人民币业务开展。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同多家外国中心银行签署代办代理投资协议,这些外国中心银行获准投资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获批投资额度和持仓量都有明显增加,人民币作为外汇贮备货泉功能明显晋升。尽管目前人民币在国际上受到青睐,利差和汇差形成的套利机会是重要因素,但这也是人民币国际化必经的阶段。
人民币国际需求规模扩大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不容忽视。2013年前三季度,跨境商业人民币结算业务累计发生3.16万亿元,已超过2012年全年规模。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累计发生3325亿元,接近2012年全年水平。有研究指出,2013年人民币交易量增加一倍以上,目前已是世界第八大交易货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升人民币汇率水平。
国际上,美联储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将再次搅动全球资本走向,可能将带动美元走强,成为今年人民币汇率走势一大不确定因素。但是,与2008年以后美元走强不同的是,此番美联储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意味着美国经济向好,这会带动资本风险偏好上升。拟任美联储主席耶伦的“鸽派”态度使市场预期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对市场冲击将较为温顺。在新兴市场货泉中表现较为不乱的人民币受到的冲击不会太大。预计2014年货泉政策继承稳健并略有偏紧,境内外利差持续存在刺激资本流入,从而带来人民币升值压力。
但是,究竟中国经济潜伏经济增速已有所回落,出于不乱出口考虑,快速升值不可取。因此,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继承小幅走高,波动有所加大。人民币汇率走势不确定性来自于资本项目开放带来的资本流出。假如资本项目对外开放加速,那么将有助于平衡资本流入流出对汇率带来的波动压力。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和汇率改革尚未完成前,2014年货泉政策仍需应对升值挑战。升值预期持续存在,不利于海内应对日益上升通胀压力;政策一旦出手收紧活动性对冲资本流入,又将抬升市场利率水平造成“钱紧”。在加快推进改革过程中,政策或持续面对这一尴尬局面。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本文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海运订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海运订舱网所有。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