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港口或输入起始港

25载发展传承,招商局港口再出发

www.sinotransbooking.com 2017-12-26 17:55:41 海运订舱网

25载发展传承,招商局港口再出发-海运订舱网

25载发展传承

招商局港口再出发

25年前的1992年,招商局集团旗下从事油漆业务的海虹集团有限公司(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前身)在香港上市,开创了中资企业在香港上市的第一股(红筹股)。此后,招商局集团看重内地改革开放的重大机遇,推动海虹集团布局港航物流领域。1997年香港回归时,在招商局集团的指导和支持下,海虹集团成功入股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更名为招商局国际有限公司,向港口投资、保税物流等领域重点拓展。

其后几年,招商局国际在内地码头不断出手,以投资或收购方式分别入股蛇口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深圳赤湾港航股份有限公司、漳州招商局码头有限公司、招商港务(深圳)有限公司、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大榭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等,基本完成了对全国枢纽港的布局,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期间的2004年9月,招商局国际晋身香港恒生指数成分股(蓝筹股)。

2008年起,招商局国际开始实施海外战略,并积极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截止到2017年10月,共投资参股16个国家地区的31个港口,形成覆盖南亚、非洲、欧洲地中海及南美的全球业务网络。

受益于内地港航领域的高速发展,以及海外项目步入正轨,招商局国际成为招商局集团旗下港口及相关业务经营管理的主体,2016年8月,正式更名招商局港口,持续推进全球战略布局。2016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577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4.5%。是中国最大、世界领先的港口开发、投资和营运商。

今天来看,招商局港口以深圳西部港区为母港,对国内港口的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功,将国内的成功经验向海外拓展,再得实践认可,让人叹服。对于成功的核心原因,招商局集团和招商局港口相关人士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均强调,这是集团战略性决策的成功。

二十年前,让一家大型企业集团从油漆生产业务向交通、港航业转型,并不容易,这需要对世界经贸发展和中国经济走势的准确判断,以及完整把握。

彼时,国际航行的船舶在中国大陆的直接挂靠尚不顺畅,港口发展体制尚未盘活,香港回归后的贸易管理体制尚不明晰,介入投资的风险还是很大的。但同时,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正进入第二阶段,对外贸易需求正得到全面激发,与香港贸易最为频繁的珠三角又处在开放的最前沿,机遇同样重大。

改革开放的实施成为招商局港口成功的前提。全球贸易在20世纪从英美到欧洲,又从欧洲转移到日韩,随后新加坡、台湾和香港等地成为贸易中心,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则推进中国在世纪之交成为全球制造业基地,进出口贸易随之持续高速增长。

立足香港的开阔眼界是招商局港口理解历史机遇的关键。在香港可以更直接的感受国际社会的风云变幻,更容易理解国际制造业转移、进出口贸易、金融政策和航运发展趋势。内地制造业得到长足发展,国际贸易自然会发展起来,航运是贸易的派生,港口是进出口贸易的节点,自然同步受益。

招商局集团的战略决心则是招商局港口成功的保障。码头开发,在基建领域亦属重资产项目,投资额度大、收益时间长。招商局集团敢于将港口板块作为重点业务来发展,算得上是高瞻远瞩,而能够始终给予招商局港口重点支持,更是难能可贵。

如今,招商局港口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机遇期。经济全球化正带来世界经济的深度变革,国际贸易的供需关系已出现新的变化。我们也期待招商局港口在25载辉煌的沉淀之后,整装再出发。

招商局港口-传承

招商局集团作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被列为香港四大中资企业之一。多年来,招商局集团的发展受到了党和国家各级领导人的重点关注、支持和认可。同时,招商局集团以港航起家,始终重视招商局港口这一板块的发展,“前港-中区-后城”也正是招商人一代一代摸索形成的招商局模式。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的实施以及国内港口整合的大趋势,为港澳以及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融合带来了新的机遇,招商局港口也将从中受益。

  招商人奋斗篇  

① 1984年,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总指挥袁庚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此口号在当时颇具争议性,却获得了邓小平同志的肯定,也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坐标,被誉为“冲破思想禁锢的第一声春雷”。

② 2017年4月23日,招商局集团纪念袁庚百年诞辰暨袁庚塑像揭幕仪式,在深圳蛇口海上世界举行。一些市民也自发地来到塑像前献上鲜花,以表敬意和缅怀。

③ 2014年12月31日,招商局集团李建红董事长到蛇口集装箱码头(SCT)调研时指出,港口和航运既是招商局的主业,又是祖业,是招商局发展的重要业务版块,是承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重要业务平台。当时,李建红同时兼任招商局国际(招商局港口)董事局主席。

④ 2017年3月,时任招商局集团总经理李晓鹏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天然执行者,招商局港航起家,嫁接物流强项产业,并依托这两大基业,实现了“一带一路”海上、陆地的同步发展,形成了完整的闭合。2016年2月18日起,李晓鹏兼任招商局港口董事局主席。

⑤ 2013年初,时任招商局国际董事总经理胡建华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在国内枢纽港纵深拓展进行时,我们早早指向了海外。”2016年9月,已升任集团副总经理的胡建华表示,招商局将沿着“一带一路”进行全球港口布局,进行“前港、中区、后城”的整体规划投资,走一条独特路径。2016年2月18日至今,胡建华兼任招商局港口董事局副主席。

⑥ 2016年8月,招商局国际正式更名为招商局港口,招商局港口董事总经理白景涛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更名是回归初心,专注港口业务,未来将剑指海外。收购巴西巴拉那瓜港口营运商TCP 90%的股权时,白景涛表示,将凭借其国际码头营运经验以及当地关系,帮助TCP延续其巴西与拉丁美洲领先港口之一的成功故事。

⑦ 2017年招商局港口公司日,管理团队集体亮相。

招商局港口-足迹

25年的发展,招商局港口投资或投资并拥有管理权的码头遍及香港、深圳、宁波、上海、青岛、天津、大连、厦门湾、湛江、汕头等集装箱枢纽港,并成功布局南亚、非洲、欧洲地中海及南美等地区。

  产业拓展布局篇  

招商局在1979年投资开发深圳蛇口,以港口为起点,区域综合开发模式,将一个1000人不到的边陲小渔村发展成为人口约25万,年产值超过600亿,年人均GDP逾20万元的国际化滨海城区。招商局港口深圳西部港区地处珠江出海口,以拥有“世界工厂”美誉的珠三角发达地区为腹地,密集的水路支线网络覆盖珠三角21个城市的52个内河码头,往来珠三角的货物可以在此快捷地接驳干线班轮。

现在的深圳西部港区,拥有20个集装箱船泊位,为全球船公司提供7x24小时的高效服务。码头设备可以靠泊目前世界上最大型的集装箱船舶。港区每周有大约160个定期班轮靠泊来往世界各地,平均每天21艘集装箱班轮和100艘往来珠三角的驳船到港,日均装卸2.8万箱。

如今,招商局港口“妈湾智慧港”项目正在实施,推进海星码头的集装箱化改造。据了解,“妈湾智慧港”旨在透过采取堆场自动化技术构建高效智能化集装箱码头,同时打造招商局全球港口营运中心。基于智能化港口,构建智慧港口生态圈;搭建跨境电商、保税展示、交易、供应链金融平台;延伸航运总部、船舶服务、海员服务等。2017年9月底,海星码头改造项目水工、道堆工程已经正式进入施工阶段。

2016年12月CICT在开港第三年历史性突破200万TEU

在海外,通过总结招商局在蛇口的发展经验,招商局港口创造性地总结出“前港-中区-后城”核心商业模式,并积极将蛇口的成功经验复制到海外的项目。斯里兰卡CICT项目是招商局港口在海外首个主导投资建设运营的集装箱码头。2016年,CICT在投入运营的第三个完整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万TEU,同比增长29.1%。CICT具备南亚主枢纽港的显著特征,招商局港口正在将CICT打造成为海外母港,与国内码头项目带来良好的互补与协同作用,同时辐射到周边印度尼西亚、缅甸等国家,进一步提升海外项目的国际化水平和港口综合开发模式。

2017年5月24日吉布提DMP码头正式开港

CICT定位为招商局港口海外母港,吉布提则将被逐步打造成“东非的蛇口”。吉布提港位于策略要地红海口,招商局港口入股吉布提港四年来,吉布提经营管理得到全面提升,利润总额增长200%。2017年4月,吉布提港DMP码头正式投入使用,设计年吞吐能力散杂货为708万吨,集装箱20万TEU。吉布提国际自由贸易区的投资及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将促进吉布提的经济发展,并将辐射东非及中东地区,服务约3亿人口的广大市场。

  绿色、公益和人文篇  

招商局港口在致力于不断提升经营业绩,为股东创造回报的同时,也注重履行企业对员工、社会和环境的社会责任,推动社会朝着更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这些,也共同组成了招商局港口的绿色、公益与人文足迹。

在绿色发展方面,深圳西部港区自2013年便成为华南地区唯一获得国家资助的绿色低碳港口示范港区,积极推进并落实绿色低碳港口主题性试点实施方案,重点开展基础设施改造、装卸运输设备的升级、用能结构优化、操作智慧化等四大领域11 项重点支撑项目,总投资达人民币7741万元。

在公益付出方面,招商局港口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融于社会公益中,致力于助学、扶贫、慈善捐助及社会服务等。2015年12月1日“招商局一带一路光明行”正式启动,活动由招商局集团、斯里兰卡卫生部和斯里兰卡眼科学院一起创建,并通过招商局慈善基金会发起捐助,捐献的人工晶体和手术材料共计840万卢比,主要用于对贫困地区眼疾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从2015年至今,光明行的脚步已经遍布斯里兰卡四座城市,累计共300名眼疾患者接受了治疗。2017年第三批白内障复明手术在汉班托塔公立医院开展。

在人文交流方面,2016年,招商局港口举办首届“共铸蓝色梦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优才计划”。来自斯里兰卡、吉布提、多哥、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南非、肯尼亚7个亚非国家的30名学员完成课程学习。

招商局集团副总经理胡建华表示,希望“优才计划”能够为全球更多优秀人才创造学习机会,搭建相互交流的平台,让更多人从招商局知识共享、价值共享、文化共享的实践中受益,实现梦想。

招商局港口董事总经理白景涛说,“优才计划”公益项目是招商局港口首次主办多国参与的专业培训项目,尝试实现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公益实践创新。

2017年11月10日,优才计划新一期结班典礼在深圳蛇口招商局港口大厦隆重举行,来自“一带一路”沿线13个国家的28名学员圆满完成全部培训课程,顺利结业。“以商业成功推动时代进步”,优才计划已成为招商局港口的一个品牌。

招商局港口-展望

从2001年招商局集团把港口资源集中由招商局港口管控开始,至今16年。也正是这16年间,招商局港口的码头业务从无到有,从百万标箱到千万标箱,2012年首次超过6000万标箱,并超过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进入全球码头运营商前三。

2016年全年业绩发布会上,李晓鹏主席宣布招商局国际正式更名为招商局港口

到如今,招商局港口已成为全球领先的码头投资、开发运营商,招商局港口的未来,又将定位何如?招商局港口董事总经理白景涛对本刊记者做出完整讲述。

招商局港口董事总经理白景涛

《中国航务周刊》:今年是招商局港口上市25周年,一个人的25岁往往是学业积累期和事业开创期的过渡节点,如果在这个时间总结招商局港口,您会怎么评价?

白景涛:招商局集团今年公司日的主题是“传承与开拓”,招商局港口这25年的发展也是这样。传承是招商人的使命,招商局创办之初就被寄托着振兴民族航运业的希望。开拓是招商人的基因,在一百多年历史长河中,招商人以“敢为天下先”的姿态总是站在关键的历史时刻,不断开拓,才构建出今日招商局的业务脉络。

2017年,是招商局港口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综合服务商的关键一年。在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在招商局集团创立145周年、招商局港口上市25周年的特殊历史节点,我们要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征程中,传承使命,勇于担当,在日常工作的细节中去传承百年招商精神。把握时代赋予的责任,在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综合服务商的征程中实现质的开拓和跨越。

《中国航务周刊》:您提到历史使命,如何积极促进国家战略的落地,包括“一带一路”倡议,海运强国战略?

白景涛:招商局在2007-2008年前后就开始布局海外港口了,在尼日利亚收购码头,在斯里兰卡、吉布提、多哥也投资运营了码头项目。到目前为止,招商局已布局近20多个国家,船舶从中国深圳驶出去——深圳西部港区是我们的母港,向南就走到了印度洋的斯里兰卡科伦坡港,沿欧亚主航线到达扼守红海的吉布提港,过苏伊士运河便进入地中海的马耳他港,接着班轮挂靠黑海的土耳其,以及西北欧的法国和比利时等国家,继续北上穿过丹麦海峡,到达辐射波罗的海的立陶宛。这一串世界主要海上交通要道,招商局都做了布局,已经走在了习近平主席所倡议的“一带一路”的线路上。

招商局港口是招商局集团的业务板块之一,集团是中央直接管理的驻港大型企业,践行国家战略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义务。

港口是“一带一路”的节点,我们是践行国家战略的天然抓手。招商局港口已将自身业务与海丝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形成真正的命运共同体。将通过建设、管理好海丝沿线港口,提高货物通关的效率,释放经济贸易的活力,带动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

具体来说,招商局港口将按照“巩固亚洲、完善非洲、拓展欧洲、突破美洲”的海外战略,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国家地区寻求商机,在互惠互通、共创双赢的大前提下,推动海外港口的发展。

《中国航务周刊》:那么,作为招商局集团的业务板块之一,又如何在招商局集团的整体战略推进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白景涛:招商局以其悠久的历史和雄厚的实力,在海内外工商界有着广泛的影响。进入新时期,招商局集团将紧紧抓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难得历史机遇,以商业成功推动时代进步为使命,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招商局港口也将为集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目前,招商局港口是中国最大,世界领先的港口开发、投资和运营商,于中国沿海主要枢纽港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港口网络群,并成功布局南亚、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及地中海等地区。我们将围绕国内、海外和创新三大战略,推进以港口业务为核心的综合港口生态圈建设,积极参与“前港-中区-后城”的发展布局。

《中国航务周刊》:在整体推动中,又将把握怎样的拓展节奏?

白景涛:目前,海外市场主要集中于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国际货运量每年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部分区域甚至可以达到20-30%。通常,这些地区基础设施比较滞后,也更需要“前港-中区-后城”这样的综合开发。

新时期,招商局港口仍将积极拓展海外项目,在中国以外地区发展港口及相关业务,服务于当地与世界经济;进一步巩固、完善和提升在中国的港口网络及运营能力;维持世界集装箱码头业领先者地位,培养创新文化,建立创新机制,孕育创新业务,满足不断提升的行业标准和客户需求,矢志为世界各地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不会为了盲目发展海外港口项目,而刻意降低国内港口的投资。再出发,我们依旧初心不改。

声明

本文刊载于《中国航务周刊》招商局港口专刊,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 END ·


文章来源:中国航务周刊

本文关键词: sinotrans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海运订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海运订舱网所有。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