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满俄”国际班列正式开通 欧亚运输格局渐变中
11月21日,俄罗斯的切尔克斯克市迎来了一列特殊的班列,来自中国重庆的首列“渝满俄”国际集装箱班列,经过10天的跨境行程抵达这里。这列满载中国商品的班列,共有45个集装箱,它们途径西伯利亚严寒的考验,首次到达异国的终点站。
“渝满俄”国际班列是今年又一列开通的以俄罗斯为目的地的跨国班列,在国际局势不断变化,中俄经贸联系日益紧密的背景下,从中国腹地经满洲里口岸到达俄罗斯或跨境俄罗斯的国际班列,今年以来接连开通。
据了解,俄罗斯的切尔克斯克市临近欧洲各国,集装箱到达该市后,货物还可能以此为节点,向欧洲其他国家转运。
中欧快铁相继开通
相对传统的中欧间两万公里海运通道而言,运输时间长、成本高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企业迫切需要开辟新的物流通道,快速对接欧洲市场,“渝满俄”班列应运而生。而这样的国际班列开通背后,是中俄外贸迎来的新高峰。从去年开始,经由满洲里口岸出口欧洲的运输线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珠三角、长三角、中原,甚至内陆地区,纷纷开通直达欧洲的国际班列,越来越多的地区在酝酿和筹划这样的国际班列。
满洲里海关宣传科科长鲁焕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途经满洲里铁路口岸深入欧洲腹地的“中欧快铁”已有五列,分别为“苏满欧”(苏州经满洲里到欧洲)、“营满欧”(营口经满洲里到欧洲)、“湘满欧”(长沙经满洲里到欧洲)、“汉满俄”(武汉经满洲里到俄罗斯)和“渝满俄”。
而上述这些班列,苏满欧、营满欧、湘满欧等国际班列,已经实现了常态化运营,开行的班次逐渐加密,运行的效率不断提高。以运营时间最长的苏满欧班列为例,从开通运行到现在,运载的货物也逐渐多样化,从电子产品到机电产品再到日用品,通欧班列的时效性和经济性,已经让相当一些外贸出口企业放弃了海运或空运,转而选择通欧快铁。
欧亚运输格局调整中
满洲里海关宣传科科长鲁焕新告诉记者,进入2014年,俄罗斯受欧美制裁,加大了与中国的合作,中俄贸易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作为中俄之间最大的海关,满洲里的跨境集装箱运输快速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欧亚货物运输的方式正在调整,东西两条欧亚大陆桥构成的丝绸之路新格局,将让大量货物逐渐通过铁路运往欧洲。
来自重庆的首列“渝满俄”国际班列,主要商品为西南地区制造企业的商品车散件及配件,近年来,重庆制造的机械、电子、工业类产品销往欧洲,因物美价廉而广受欢迎,为中俄之间开通跨境运输班列提供了市场机遇。
“渝满俄”国际班列的开通,意味着中国制造通过中俄快铁,开辟了一条通向俄罗斯以及欧洲的新通道。据了解,中国一些汽车制造商,已经将组装基地设立在俄罗斯,既是生产基地,又是目标市场,在中俄之间,催生了巨量的物流运输需求。
本文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海运订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海运订舱网所有。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